为落实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聚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5月8日,温州市许小燕名师工作站、龙湾区方晓霞、陈晓飞、金苗苗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在温州市龙湾区天河第一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问学,助力学习任务群教学”为主题,对如何在学习任务群的视域下优化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度探讨。
问学课堂,课例展示
活动开始,首先由来自龙湾区外国语小学的朱赛雅老师带来课例《青蛙卖泥塘》。朱老师重点关注童话故事中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通过问题引领,展开学习过程。随着“连环三问”故事情节和教学思路渐次展开,学生也逐渐对整个故事进行初步感知,进而朱老师依托小动物们提出的改造意见和泥塘产生的变化这两条线索进行开展课堂教学,学生也在问题解决的过曾过程得到提升。
第二节课,吴赛丹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肥皂泡》一课别具一格,重难点精准把握,思路清晰,亮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聚焦到文本的“吹泡泡”、“看泡泡”、"想泡泡"这条主线,脉络清晰。她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把握和运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重点词理解句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贴切,落实教学目标。其间,预习单的穿插和巧妙运用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探索欲,作业本的化用,学习支架的设置,无不展现匠心独具。
第三节课则是由海城一小的项若惠老师带来《剃头大师》。课堂开篇教学中,项老师借助读不同类的词语和句子引出了人物和人物对应的称号,利用板贴轻松与学生梳理故事主要内容,扎实而巧妙。进而,项老师还借助鱼骨图,先扶后放,从小沙剃头过程中渗透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理解难理解的句子。项老师的课灵活生动,张弛有度,让人印象深刻。
第四节课,来自天河一小的章蓓思老师带来课例《我变成了一棵树》。章老师用“想象源于愿望”“感受、动作助力变身”“想象源于生活”三个部分串联起整个课堂。本节课紧扣想象表达,设计了多个有层次、有梯度的表达环节,在独学、合学中顺势而导,拓展了学生想象表达的能力,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浓厚,学生精彩的想象和出其不意的发言让人拍手叫好。
第五节课由苍南第四实验小学的林凤女老师带来课例《肥皂泡》。整堂课板块清晰,用吹肥皂泡、看肥皂泡和想肥皂泡三个板块,清晰地梳理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林老师巧用吹肥皂泡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熟悉和了解吹肥皂泡的过程,并借助作业本的练习抓住关键词,对吹肥皂泡的步骤进行清晰的表达。整堂课围绕着“借助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在朗读和理解中让学生抓住关键处逐步领悟多种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学有所得。
第六节课是杨伶俐老师带来了课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开头的《疯狂动物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树懒说话“慢”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学生演读慢性子裁缝的环节做好铺垫。杨老师借助表格的形式梳理了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根据重要情节、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表达等多种表达支架和策略,让学生更易于表达,乐于分享和展现。最后的合作表演环节,杨老师的评价支架让孩子们的表演更加有依据、有标准。整堂课书声琅琅,读演结合,有趣生动。
聚焦任务,论坛研讨
研讨活动安排了一整天,在课例展示的中间,穿插了3个论坛。每一个论坛都紧紧围绕主题开展相关知识论坛。
来自龙湾区罗峰实验学校的傅肖肖老师则带来经验分享《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结构·解构·重构》。她从新课标对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出发,分别从结构、解构、重构三个维度来讲述如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来促成学生由“学课文”向“学语文”的转变。肖老师从教材文本和真实的问题出发,进行编排特点的拆解,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让学习任务真正落地。这些理念通过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得以落实,使得学习任务的构建,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依托,有路径。
永中一小的陈晓雪老师带来《依托课后习题 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素养》的专题分享。陈老师从“辨析”“解密”“得法”三个方面聚焦课后习题,指出课堂教学依托课后习题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用好课后习题,优化课堂的具体路径。由单元课文和教材的纵横向比较到理解习题编排的意图,最后到利用题目进行语用练习、语文方法和技能、阅读策略的应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操作性强,老师们受益匪浅。
来自温州市蒲鞋市小学的徐妙秀老师带来《三有模式:推进中高段“快乐读书吧”深入阅读》的讲座。这次讲座从“有条理地梳理”“有系统地推进”“有策略地深入”三种模式入手进行讲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板块推进阅读纵深发展的方法扎实有效:课前的导读有趣有计划有策略;课中的推荐新颖有趣,强调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课后的交流形式多样,把阅读交流引向纵深处。预测、学单以及课外拓展形成合力,让学生思维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名师引路,研无止境
学员课堂教学与论坛相互穿插,让大家感受到了密集的思维碰撞。各工作室主持人也表达了对学习任务群的看法,最后,温州市名师许小燕老师带来《提升“五个维度”,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地生根》的讲座,从”解读广度“教学梯度”“教学深度”教学温度”“教学宽度”五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许老师结合讲座的主题对本次活动《我变成了一棵树》《肥皂泡》等课例进行点评,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比如《我变成了一棵树》许老师提出创设“征稿启事”这一情境,《剃头大师》一课“小沙是个( )的孩子”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对人物的赏析起到了重要作用,给予了肯定和赞赏。最后许老师指出我们要大胆实践,小心求证,相信语文要素这朵艳丽的花定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研”有尽,思无涯,此次温州市许小燕名师工作站、龙湾区方晓霞、陈晓飞、金苗苗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的顺利进行,让老师们对于任务群理念下的单篇课文教学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围绕着学习任务群教学更多的可能性和语文教学的生长力,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图/文 夏超男)